何凯想了一会儿,说:“桐梓现在已经是控制在我们的手里,难道三民党军队一来,我们就拱手相让吗?也不过是一个营的帝**队嘛,有什么好担心的。”
方云闻言暗暗叹了一口气,心想大哥还真不是一个打仗的人,一个帝国整编营,光装备火力都不是自己的私人民团可以比拟的,自己才两百多条枪,对方却是有一千多条枪啊,而且,帝**队的训练程度也不能等同地方军阀的部队。在湘江之战,帝**队的火力装备给方云留下了深刻印像。
“这支部队是从遵义开过来的,我估计他们是想趁着革命军已经离开贵州,来抢占我们这个黔北重镇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能明枪实弹地和他们作对,如果这样,我们这段时间以来的辛苦全废了。帝国现在有几十万剿匪大军在西南。”王文宾开口了。
“有紧急情报。是朴五爷送来的,挂了紧急情况用的红签。”李云海说着把一份用红漆封口的信封递给他。信封上面有一个大红的签章。
方云接过信封,撕开来看。一会儿,他的脸色有点阴沉起来。
“走,我们回去。”方云收起信封,说道。
“这个、这个……”张连武有点不知所措,连连向林红军使眼色。
“我觉得这个称呼不错,可以掩饰我们的过去。你看,周围这些私人民团的头子,谁不自称司令的?我们也不能免俗嘛。”林红军开口了。
“嗯,不错。就要这样,我们现在力量还不够强大,千万不要漏了底子。”方云眼中寒光一闪,看得两人有点心惊。
※
穿着一身灰色的土布军服,方云和张连武、林红军两人看着在兵营操场上进行训练的民团士兵,脸色有点严峻。方云已经渐渐感觉到了自己身体和以往有所不同,精力非常旺盛,常常是连续几天不睡觉,都不觉得困倦。看着操场上已经是显出威武之气的士兵,他感到很满意,现在这些士兵差的就是战场上的经验,就和他一样,缺少指挥大部队作战的实际经验。
“训练得非常好。连武、红军,有一套啊。”方云满意地说道。
“报告,还有四十里地。今晚我部可以在娄山关宿营,明天中午就可以到达桐梓了。”就在他身边的副官回答道。
“好的,告诉前面的侦察排,要他们先赶到娄山关,和那些乡巴佬说清楚,让他们给兄弟们准备点热饭热菜。妈的,够冷的。”于松的心已经飞到了桐梓,想着桐梓里面贵州那些军阀的别墅老宅,心就痒痒的。
革命军已经跑到云南那边了,整编过后刘峰独立师,急需掠夺来补充前期革命军苦战的损失和消耗。所以,刘峰趁着黔军王家瑜无力兼顾黔北的时候,准备让部队到黔北大肆收刮一番。
“我的意见是这样的,打是要打的,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缺少装备,就要从敌人手里缴获。但是又不能大打,要有两手准备,毕竟我们还是顶着帝国的名义的。”方云说道,“首先,我们要暗打,就是以土匪或游击队的形势出现,打击他们,找准时机,歼敌一部。也让周边的势力看看我们的实力。其次,我们还是要明里做好欢迎他们的准备,把一些物资财产运到天门洞基地收藏,不能让他们收刮了。这里是我们的基业,不能让这些遭殃军折腾了。”
何凯等人听得有点茫然,接着方云把他的想法细细说了出来。
※
说实话,黔北的十几个县城中,就数桐梓比较繁荣,一是因为这里是贵州军阀桐梓派的起家之地,二是地理位置比较有利,处在黔北陆地交通的枢纽上,西有茅台,南有娄山关,东有大娄山。
方云自从在悦来酒楼的大院成功进行演讲后,他就在桐梓的影响慢慢大了起来。以前,说起悦来酒楼,人们都只记得是何凯何老板,现在,他们又记住了方云,一个彗星一样的人物,而且是影响日益增加的民族复兴党的喉舌,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演讲家——听他的演讲,总能让人感到了希望。
复兴党在桐梓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方云的频繁的演讲,复兴党的党义、政策主张慢慢地侵蚀着朴素的百姓的思想——虽然大多数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盼头的,而复兴党刚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个愿望。
屋子里的人沉默了。
“这样吧,军事上的事情,还是让三弟来搞好了,我们这些人还是听他的。”何凯想想也对,就把方云推到前面。
方云笑了一下,头脑快速思考起来,前段时间的战斗经历和脑海里的理论知识不断地闪现。他们现在的形式是已经不能够退缩了,打是必然的,但是又不能大打。如果让自己的私人民团知道是要去打帝**队,估计有一大半人就会不干的,毕竟现在大家还是生活在帝国政府的统治下,那么动用的力量也只有那些在天门洞基地里面训练出来的那两百多人,这些经过洗脑的士兵是疯狂的复兴党党员,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
悦来酒楼的一间密室里面,方云、何凯、王文宾等几位民族复兴党的主要委员都在。房间里面烟雾腾腾,显然已经是开会有一段时间了。
“具体情况刚才已经讲过了,现在大家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方云问道。
这时候,护卫队队长李云海跑来找方云,神色有点紧张。方云眉头皱了一下,李云海不光是他的卫队队长,同时还是他的情报联络员,一向是冷静沉着的。
“方团长,有急事。”李云海说着,眼光看了张连武和林红军一眼。**两人也是机灵之人,就告辞离开了。
“说吧,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方云低声训斥道。
“这些都是司令教导得好,我们也只不过照本宣科而已。”张连武想起了在天门洞训练时候的旧事,脸色有点白。
对张连武这个称呼,方云感到有点意外,不过想想也是,好歹自己也是千多人的头了,叫个司令也不为过,这样更加适合掩饰自己的过去,让外人听起来有点匪气。
“嗯,这个称呼好,司令,呵呵,以后我就是方司令了。不过,怎么听起来像个土匪头子的称呼?”方云微微笑了起来。
“是。”副官一夹马肚,朝前跑去。
※
贵州的冬天是寒冷的。
骑在舒适的马背上,于松少校心里感到很得意,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轻的感觉。自从随着独立旅旅长刘峰在湘江拼死追击革命军中央纵队后,刘峰的独立旅被帝国总统李飞耘编进帝国中央军序列,成为甲级独立师。他也由一个地方独立旅中校变成了帝国甲级独立师少校,这一切让他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看着沿着公路蜿蜒的部队,他一下就有了天下尽在我手的豪情。
“离桐梓还有多远?天寒地冻的,真的辛苦了兄弟们。”于松在马背上缩了缩脖子,大声问道。
革命军去而复返,让桐梓有点身家的人和县长一起,都跑到了贵阳避祸——革命军对他们这些土豪劣绅,是从来不手软的。这也让方云他们钻了空子,乘机以保卫家园的名义,拉起了自己的武装。这在当时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现在,桐梓几乎可以说是悦来酒楼卫队的天下,身穿灰色军服的卫队士兵做着本来应该由政府部门做的事情:维护治安,打击犯罪。而且做的很好,让这些朴实的老百姓渐渐习惯了他们的存在。老百姓有什么事情,已经不再是去找警察和保安队,而是去找方三爷的私人护卫队。
这让桐梓的警察和保安队感到脸上无光,但又无可奈何。县长和保安队队长都是悦来酒楼的老板的朋友,况且,有方三爷的卫队帮他们处理日常事务,他们还求之不得。
西元1926年底,革命党的军队渐渐远离了黔北,继续向西发展。黔北渐渐稳定下来,方云一手抓起来的民团已经扩大到了1200多人。民团成员大多来自流民、工人、学生和一些散兵游勇,这些人都是从基层的复兴党党员中挑选出来的,有强烈的爱国的主义和大汉民族主义精神。这样一来,武器就成了问题,方云手里现在只筹到两百条的枪支,大多数民团成员都是拿着梭标和大刀进行操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