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名叫葛米唐,是几兄弟的大哥,从他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葛家制糖恐怕是家学渊源。
果然,葛米唐介绍完以后,第一句话就是:“男爵大人,葛家世代制糖,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八代了,对制糖手艺研究颇深。”
“我家原在威远郡一位世袭子爵的封邑上制糖,但是这一代子爵就任后,连年削减制糖工坊的粮食额度,今年更是几乎关停了工坊,我等无法,只得托请商队寻找有意制糖的地方。”
到了深秋,垦荒行动不得不放缓了脚步。
主要原因是晚稻成熟了,沿江三个乡主要的劳动力必须回到田间,先把稻谷收起来。
恰好范有成介绍的制糖工匠们来到江阴镇,带着大包小包的家什和工具,诚意十足。
“承蒙男爵大人厚爱,这才来到了您的封邑。请您放心,我葛家制糖手艺精湛,曾经做到年产糖万斤,只要男爵大人提供粮食,我们都没问题。”
杜宇对此当然十分满意,他让葛米唐坐下,慢慢说道:“江阴镇有一种新的作物,名叫红薯,气味香甜,我打算用红薯取代大米,熬制饴糖。”
江阴镇原本的民户中,并没有找到专业的制糖工匠,只有几名粗通皮毛的学徒,所以迟迟没有启动制糖事业。
见到专业的工匠到来,杜宇也正好先抽空把制糖工坊建起来。
到来的工匠其实是葛家几兄弟,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十好几个人,光是专业的制糖工匠就有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