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风月同天_军医_废文网手机站
返回

军医

首页
第四十八章 风月同天(1 / 2)
最新网址:m.feiwen5.com

弥生的声音登时弱了下去:“到现在……还没有。”

仁子重重地拍了弟弟的肩膀一下,说道:“啊呀,这也没什么嘛,今天绍介优秀毕业生的时候,不是也把弥生介绍了一下吗?虽然不在商科的优秀学生之列,不过也是很特别的一名学生啊,以至于主任都将她特别提出来讲一讲呢。”

神门看着弥生,暗道可说呢,身在商科的、颇具潜力的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的旁听生,在对张爱玲的见解上,很可以和文学系的教授讨论一番的,在本校的花园之内,也算是一朵奇葩。

看到弥生在台上穿着学士服,带着学士帽,一脸灿烂的样子,叶归蓉也不由得分外高兴,连连鼓掌,旁边的神门海斗则拿着照相机,咔咔地按着快门。

然后一家人便呼啦啦来到一家餐馆吃饭,真不愧是京都的餐馆,女将说话来,语速不疾不徐,敬语繁复完美,店内的气氛与一贯热闹随意的大阪风格也截然不同,因此神门一家便不由得也有所克制,可是两杯清酒下肚,很快便又恢复常态,开怀说笑起来。

其实静枝与仁子的声音也不是特别大,在大阪只是属于寻常,然而在京都的餐馆,便显得有点突兀的样子,仿佛麻鸭群中的几只白鹅,格外的引人注意,当然京都人向来是秉持镇定自若的风度,也不至于频频观看,仿佛大惊小怪的样子,不过对于这几个人说的话,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叶归蓉来到日本之后,曾经看到过小寺谦吉的那一本,里面其她的倒是也罢了,发端之初或许新奇,如今已是老生常谈,然而唯独一句话特别触目,“首当承认吾中华为亚洲大局之柱石”,“吾中华”这三个字俨然以中国人自居,即使是语境之中暂时的情况,再一想日军在中国做的事情,对这句话真的不知该如何评论是好。

这种想法在日本人当中流行,真诚者虽然未必普遍,但也不是绝无仅有,除了舅母土方馨,中勘助在里面,记述童年时候对甲午战争的反应:“最后日本人要败给支那人。”果然五十年后,日本最终战败,虽然不是完全败给中国人,但终究是败了,以日本为中心展开的大亚细亚主义,就此化为泡影。

叶归蓉又想到在东南亚的时候,一部分当地人与日军相处确实比较不错,对日本人怀有真诚的感情,会照料掉队的日本伤病员,到后来日军已经败相明显,但一些人仍然不离不弃,给他们提供食物,在月光下与日军一起围着篝火跳舞,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力量强大,她们能够给当地人的,比日军多得多,比如咸牛肉罐头,但筋疲力竭的日军却无以为报,因此对于当地人的这种态度,有时候连日军也感觉惊奇。

在即将出院的时候,南出对叶归蓉说道:“神门医生,你原本姓什么?”

叶归蓉微微一愣,道:“我姓叶,叫叶归蓉。”

南出脸上是明显的回忆表情:“叶医生,我曾经在中国作战,服役在第三师团,我们师团是在去往上海的路上,听到了终战的消息,之后我们便在上海的战俘营里,等待遣返。等待的时间有些漫长,我那时带领一个分队,协防接管闸北一个军需品仓库的中国军队,可是半个月之后,分队中一位战友病倒,高烧不退,一天天虚弱下来,当时是没有药物,没有军医,也无法与大队本部联络,看着他的情况,战友们都一天比一天绝望,这一天,值班的中国卫兵带来一名中国军医,他是中校军衔,很是年青,大概只有三十岁,高高的个子,皮肤白皙,态度非常文雅,与叶医生有一些相像,他便开始为我的伙伴治疗。

第四十八章    风月同天

昭和三十二年,二月里的一天,关西医院里送进了一位中国病人,这个四十几岁的男子并非当年滞留在日本的中国人,而是从台湾来日本务工,偏偏又不是台湾本土人,而是从大陆逃到台湾,因此不是像当年日殖时代的台湾人那样,在学校里学过日语,满口都是中国话,别人难以交流,自然便由神门海斗来负责。

叶归蓉本来以为沟通交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哪知对方一开口,居然是一口的广东话,粤语与吴语相差很多,虽然那位邱先生很努力地在讲广东官话,叶归蓉也难以听懂,好在对方还懂得写字,于是两边便主要用笔谈,辅助语言说明,非常吃力地完成了病情询问。

话说东亚现代文学这边,对于中国作家研究最多的是郭沫若、茅盾、鲁迅、老舍,很少有人注意到张爱玲,所以当神门弥生一提到张爱玲的时候,有的教授竟然愕然以对,其她教授倒是也有晓得此人,“张爱玲君啊,战争时代写的浪漫很有名啊”,于是弥生便睁大了眼睛,侃侃而谈的第一炉香,里面的葛薇龙是如何挣扎浮沉,她一连说了十几分钟,这才恍然醒悟了一般,对着教授很不好意思地说:“失礼了,都是我一点浅薄之见。”

教授在用一种很是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她:“神门君,很不错哇!有没有考虑转来东亚文学这边?你很有潜力,如果用心钻研,将来会学有所成。”我也一定会大力培植你。

神门弥生又是感激又是惭愧:“真抱歉,家里要我回去继承家业,对于现代文学,只能是兴趣了。”

只听静枝苍老的声音哈哈笑道:“啊呀,弥生在校刊上还发表过文章啊,写的是什么啊?”

弥生十分自豪地回答道:“写的是张爱玲。”

神门便问:“那么你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学习心得,发表过几篇啊?”

不过从另一面来讲,白人虽然实力强劲,对当地人却并不真诚,对她们只是挥舞手枪,美菲联军用尸体堆成掩体,所用的阵亡者遗体都是菲律宾人。

看起来日军与东南亚人是更加和谐的,然而后面却也听说,有一些当地人给日军杀死,这就与日本对中国的“解放”颇为类似,所以究竟什么是大亚细亚主义呢?理论上是可以讲得很清晰的,可是一进入现实,便因其情况复杂而模糊了起来,这就好像白薇说的,“女子没有真相”。

到了这一年的四月初,这一天叶归蓉与神门海斗各自向医院和会社请了假,母亲静枝和姐姐仁子也安排了店面中的生意,全家人大出游,去京都参加弥生的毕业典礼。

起初,我很是怀疑这个人的能力,如此年青,也不知是从哪家学校毕业,会有足够的技术吗?可是一个礼拜之后,那位生病的伙伴身体康复,又可以回来值班了,这全是中国医生之赐。为了表达谢意,我本来想从后勤仓库里拿一套新制服送给他,但是他却摆手离去,当时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敬重和感激油然而生,我追上了他,感慨万端地把军服递过去,他转过头来望着我的眼睛,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感情可以明白,于是他便蹲下来,在地上写汉字,真的是感谢神佛,虽然难以对话,但是文字却能够明白大意,他想说的话我都看懂了,大致就是,‘我们受白人压迫已经好多年了。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黄种人,让我们从现在起为了亚洲的进步携手共进。’我当时只能重复一句话,‘谢谢’,并且握住了他的手。他是国军的医生,不知国共内战之中,他的遭遇如何,希望他现在还活着,我不知他是否现在还记得,十三年前在黄浦江边,他对一个日本人写下的那些字。”

晚上,叶归蓉回到家中,便将这件事讲给神门听,神门点头:“当年日本发动战争,诚然是因为国内经济萧条,但也并非完全是为了满蒙生命线,最起码在我来讲,其实也有一点看不过去的意思,虽然我并非大亚细亚主义的志士,但是每当听到看到关于中国的消息,心中也会想,中国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曾经的那个强盛的大帝国,如今去了哪里?眼看我们亚洲已经快给白人全部占领,中国却什么也不能做,本来大家都指望着她啊,于是因为失望而难免产生了一种愤怒,就觉得反正中华也是不行的了,不如交给我们来干。”

叶归蓉登时便感觉,虽然如此类比不是很合适,但这样的想法确实有点类似日军的下克上传统,政治家都不行,于是军人上场;中国不行,日本上场。

当叶归蓉收起问询本,准备离开的时候,旁边病床上一个男子忽然用日语问道:“神门医生,你是中国人吗?”

叶归蓉转过身来向着他,微微一点头:“是的,南出君。”

几天之后,南出术后愈合良好,准备出院了,他是因为车祸入院,当时发生内出血,叶归蓉努力为他保留了半个脾脏。

最新网址:m.feiwe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