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道诉的话语在扶苏看来,犹如仙乐耳暂明,计谋步步紧扣,有的尽是对团队的信任以及肯定。
“算你有着眼力见,我也不追究你了,诺…”
扶苏边是道出此话,边是自怀里抽出一本帛书,其上极为耀眼的归藏,引动了这小书童的心。
不过,好在扶苏对于自家小书童的行径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并未如同他人一般,听闻寥寥数语就痛下杀手,其只是看着这小书童,期盼他给自己一个解释。
“多谢殿下开恩…”
这小书童看见扶苏并未抽刀相向,既是知晓对方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一个解释一切的机会。
扶苏本以为,自己这一番推论已然是惊艳绝伦,妙不可言,只是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他面前的书童缓缓摇头:
“你猜的倒是大抵如此,只不过其中可是有一些披露,没有叫你上心。”
“这还能有什么纰漏?你倒是与我说说…”
“既然殿下对于百家学说有了一个大概了解,那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好办了,你可听闻兵家学说?”
“你指的是那极擅排兵掠阵的兵家?”
其面前的书童所言,扶苏自是有所梗概,兵家的盛名,他怎会不知晓,只不过其有一个特点,既是人丁稀少,否则依照朝内某些智力卓群的文官推演,这大争之世还得延缓近百年才可以完结。
“将我放入东巡队伍内,还真是一步好棋啊,嬴政…”悠然月语的秦时万卷书之沧海横流
……
而在此刻江府之内,江巍已然是坐上了当家做主的上席,江太尉带着江夫人,坐着仅次于主席的次席,接受着江巍的奉茶。
“真是麻烦,为何孩儿一回来就将我自主席上赶下来!!!”
“罢了罢了,给你了,真受不了。”
扶苏全然没有自己已然犯罪的觉悟,娴娴笑调了一句后,把书放到了这小书童的怀中。
“真是外界失传已久的归藏易,难得,真是难得!”
“哦,那你说来与我听听。”
扶苏也是极为好奇,对于这普天之下,敢于刺杀秦皇室的勇士,他可是怀抱着极大的兴致。
“殿下应是了解过先秦建立之初,百家争鸣的盛装罢。”
见其满脸的期待,扶苏难以察觉的笑了一笑,这小书童虽是年纪轻轻官拜上卿,但终归是少年心性,对知识的求索欲望比寻常人更甚,扶苏也是拿捏住了他这一心思,故意自颜路手里讨来了这一本书,以引动这家伙的馋虫,扶苏并不打算这么快就把书给他,毕竟这平常时候看着无欲无求的家伙忽然显露出孩童表情的模样,实在是太逗了,每次扶苏总是要逗上一阵才肯罢休。
“殿下,你这般就不太好了吧…”
那小书童似乎是感觉到了扶苏若有若无的挑逗,独自坐着,嘟起了这肉乎乎的嘴,懊恼的在一旁生闷气…
这也正是他所愿意效忠的公子,正直且富有仁心,倘若由他接任帝国的担子,想必这帝国会走的更远以及更好罢?可惜了,帝王一日不死,皇子便始终是皇子,抑制扶苏大展宏图的人只有一位,那便是嬴政!
不过如今还不是商讨这些的时候,首先嬴政身边的赵高,完全是一位他所猜测不透的对象,其武艺绝世,霸绝襄宇,普天之下无人能及还是小事,重点在于其心思绝伦,非寻常人可以参透,即便多智如妖的他自己,也仅仅是可以看出赵高这人志向远大,如今这中车府令的官职只是他为了掩盖自己的锋芒而施加的一层掩盖罢了…
“我所求的,并非是让你陷入险地,我即便不散开消息,那些杀手也会如开荒的猎犬,循味找来,届时我即便是布下杀局,它能起的效用也微乎其微,如此看来,倒不如我抢先出手,预先排下一盘棋子静候有缘人上钩。”
对此,扶苏不是很信服,他又不是胡亥那等傻人,如此浅显的线索,他怎会弄错?
“殿下,你的行踪乃是我让人泄露出去的…”
果真,其面前的书童一开口,既是惊讶的扶苏合不拢嘴,这是什么操作?先是主动暴露行踪再积极自首?
据说秦之所以可以统一天下,吞并六国,就是因为其挑唆了兵家大将与楚王的关系,最后君臣离心,楚国大败,兵家幸存传人也得此流落民间,不知所踪。
“对,这一次的刺杀,我推演,乃是有兵家之人于背后推波助澜,并且我们的行踪消息,大概率也是由他们散布出去。”
“按你这么一说,这一切似乎都解释得通了,我的行踪被他们以某种形式散布出去,且是因此引来了刺客进行暗杀,不过好在你技高一筹,提前布阵埋伏,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江太尉对此行为多有不满,但奈何是自家夫人的决议,其不敢有过多怨言,只得默默接受…
“孩儿现如今官拜九卿,权利上比你还大,愿意坐这还是看得起你了!”
江夫人听闻江太尉的嘀嘀咕咕,当即提着他的耳朵,怒而斥责,这也引得江巍连连暗笑,虽是如此,可其心思还未自先前所听的消息平复过来:
就于小书童兴致勃勃的翻阅手中书籍的时候,扶苏若有所思的抬起了头,他看向了远山的际线,其在海浪的修饰下莹莹生辉,妙不可言。
“据说这一次负责父皇身边安全的乃是五弟的人,也好,我倒要看看那少年郎究竟是个什么模样的人。”
其言语才是荡出,就随着海风消散在天地之间,不觅踪影…
扶苏得了此言,虽是对自家书童所要道明的内容增添了一丝猜测,可大抵内容,他依旧是无从了解。
“我自书典上了解过儒家与法家,至于其余的学派,我仅仅是从他人口中以道听途说的形式得来。”
扶苏所言倒是无从遗漏,法家学说作为嬴政自己举全力推崇的学说,扶苏作为其长子,自然是得被影响学习,而儒家一派,则是因为其作为治国安邦的典册,实属是帝王家都该有所了解的学派,儒家屠龙术,盛世可助王朝欣盛直到长久,乱世可倚天屠龙,定中原万世大统,莫说是因为嬴政要求扶苏前去诵读,即使没有硬性要求,扶苏他本人也会偷偷翻阅其典籍,有如其通读阴阳家以及墨家学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