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很多次里,师兄人好,没把他当泄欲工具,做的时候注意着不弄伤他,每每都在他腰下垫软枕,还试着找能让他舒服的位置。甚至每次开始前,都要在舌下压一片香片。
几次试下来,终于不疼了,只是兴许是风寒迟迟不好,每每被师兄压在身下,他仍觉得心口不大舒服。
一行人到洛阳停了几日,上官阙到灯楼听副楼主易梧桐述职。
每次都是上官阙附耳轻唤他的名字,他才甩甩昏疲的头,下意识地说:“我没事。”
又因为呼唤总贴着耳周,吹气就常扫到耳畔,又热又痒,韩临抑制不住的蜷紧,连带交合的地方也一样,早就塌到床上的腰更为无力,整个人像一滩烂泥。
若是照着以前,上官阙如此频繁,韩临会起别的心思。
兔儿爷不是个好称呼,上官阙是韩临最亲的师兄,就算喜欢男人,也还是他最亲的师兄,他不会瞧不起,可别人不一定。暗雨楼这事,上官阙做得本就招人非议,如今这事再传出去,无疑是授人口实。
尤其上官阙作为男人太过好看了,又从不沾女色,实际上,那种传言私下已经传得相当广。上官阙不会傻到去找不放心的人解决生理上的事。
“今天的药喝了吗?”上官阙问他。
眠晓晓听着探子报来上官阙为以儆效尤杀的人数,不免呦出声来。
人总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暗雨楼闹事的这些人,总不会真以为乱立扶起残灯暗雨楼,又立即与朝廷攀连上的新楼主是个宅心仁厚的人吧。
处理好事,上官阙修书一封给韩临,让他办完湘西的事,到锦城来一趟,看病。
上官阙安排得妥当,无半丝空子可钻,韩临要是长了毛绒绒的立耳朵,耳朵指定要耷拉下来,不是很乐意的嗷了一声。
上官阙听声只笑:“说你记住了。”
韩临两臂一伸,扑通一声倒在他师兄的床上,乖乖的:“我记住了。”
他们也邀过韩临,可韩临不久前才给上官阙教训过,那一巴掌的肿刚消,还记得疼,便推掉了。
其实韩临从前也推,只是从前是还幻想着花剪夏转头,便守着,不碰别的姑娘。可如今不要说花剪夏回头,退出残灯暗雨楼后,她退隐江湖,他连她在哪里都找不见,幻想轻轻一戳就破了。
韩临传统,责任心强,一辈子守知恩图报这个底限。何况对上官阙有愧疚的感情。他看起来大大咧咧,边界感却非常清晰。
上官阙抬起眼来,望了韩临满脸乞求的神情,笑着摇摇头,让了步:“行,你去。”
擦净手,上官阙走去案前,执笔往纸上写了会儿字。搁笔后,上官阙把写好的纸递给韩临,坐到床沿,把韩临叠过后仍显杂乱的衣裳抖开,重新规规整整的叠一遍。
韩临怪不好意思的,忘了他自个儿粗着过没事,他师兄却是要最细发的。他无事可做,便去看上官阙给他的纸,只见上头好些他不认识的药名。
“我会寻个合适的理由替韩副楼主拒绝。”易梧桐说道。
原本他们要一路北上,到京师去看那京城的楼整顿如何了,但蜀地那边的楼主突生事端,上官阙不得不亲自去平乱。偏巧湘西有一伙强盗劫了暗雨楼的几箱金银,韩临自请去湘西,二人分赴两地。
川蜀的事情紧,上官阙走得急,临行前的夜晚,那件事结束了,韩临爬起来在床上帮他收拾行李。
至此,曲将尽了,添了催促的火气。
她敛了心神,往下说着最后一件事——
“姑苏的顾家主昨日叫人递信过来,还是讲做女婿那件事,说是韩副楼主也可以。似乎是顾小姐有意。”
上官阙眼珠重又低回去:“我见过他几面,尽管跳脱,总也是个谨慎的人。当年做决定,该是很确定。”
无论多确定的事,都要走到尽头。只是谁都没料到他们的终点这样近。
上官阙的话语气很淡,又没头没尾,易梧桐没听出味来。尽管二人有过些勾当,可上官阙是个不错的上司,平常从不过问别的东西。今日如此,易梧桐有些捉摸不透。
上官阙拿鼻息笑了一下,略抬眼:“邵兰亭那边,你们商量好了?”
她敛住面上的神情,只道:“还在说,他是状师,懂怎么困住我。”
“他知道吗,”上官阙问,“你和佟铃铃。”
第十九章、脉脉不得语
一次路过街巷,一伙不知哪里来的人演了一场艳戏挑衅官府,暗雨楼一行人被堵,围观了半场。
那天夜里上官阙来找韩临。
两人有几分交情,她算得上官阙的心腹,许多事尽在不言中,交代的事虽多,但也尽量简练。
事说到末尾时,门外响起笛声。
笛声不苦,吹笛人有深厚功底,搀着几分催促的甜调,悠扬的自窗棱门缝漏进来,易梧桐常年忧郁的脸上现出几缕柔意。
其实第一次之后,尽管韩临口上不说,行动也没丝毫拘谨,说到底心里还是有点沟壑。放在从前,他吸了搅有春药的紫烟,会立马让人给他找个青楼女子。可那时,他的第一个反应竟是去抱上官阙。
如今再想,韩临仍要骂自己,他甚至想扇自己巴掌。师兄信任他,这才找他一试,他却在心底对师兄有了几分的轻视,下意识觉得他是可以随便做这种事的人。
所幸上官阙抡圆的巴掌扇醒了他,用身为师兄的告诫,一并扇散了他现在看来显得多余的疑虑和坏心思。
韩临嗯了一声,强撑着发昏的头坐起来,解着腰带,对他讲包袱挂在床头,上次的马油膏还有半盒,动静小点,隔壁住的我们的人,这客栈墙薄。
后来又有很多次。
许是风寒的缘故,韩临昏困得厉害,过程又总是很长,待习惯了进出的痛,他就不清醒了。
如果不是上官,就算是挽明月,韩临也不会肯就这么给他解决这个。不过挽明月取向正常,也不必他帮。
雪山之前,挽明月在韩临心中和师父上官妹妹隔得不短。雪山之后,那三个月的救命之恩,挽明月成了排在师父上官妹妹之后的第四个人。
他现在孑然一身,也暂且没再发展一段的心思,不过是帮一帮师兄。就是疼了点。
信送出后,上官阙接了荆州白家的一个请托。
……
手腕强硬些,川蜀那边的事倒好摆平。
那阵子锦城的风雨几乎都与暗雨楼相关。
上官阙低眼理着衣裳,与他解释:“我来不及替你准备,走前你去一趟洛阳上官家的药铺,把这纸给掌柜,按上头写的药膏每样买几罐备着。湘西树密林茂,虫蛇雾瘴多,行事小心。”
韩临喔了一声,又问:“那你之前给我开的治风寒的药呢?在这上头吗?”
“与你同去湘西的有个人会医术,我把药方给了他。那药为让人静养病,添有催睡的药,你办正事前两天不要吃。这些我明早找他过来与他细说,你不用管。你只要记得他给你药,你喝就是,不要为难他。”
上官阙在铜盆中洗手,白浊丝丝缕缕的从他指间滑落,清水中映出的脸还有情事末尾的淡淡余韵,垂着的眼皮都透露着春味,他对韩临说:“要不湘西这事交给别人,你跟我去川蜀。你的身体我放心不下。”
韩临忙起身说他没事,他可好了,他一蹦三尺高。
他从去年七月至今,在牢里,在床上,在上官阙身边,被管教着。为了稳定他的伤情,好些事上官阙都不许楼里的人同他讲,他得四处打听,这半年多憋得闷死了,急需出去施展拳脚透透气。
神色不动,上官阙仍垂眼看着面前的几张药方,如此看物,他左眼皮间藏着的那粒细细的黑痣也显露了出来,长睫下的一对眼睛黑沉沉的。
共事半载,易梧桐明白往往什么情况,他们的上官楼主会是这副模样。
毫不在意。威胁过小,于是他直接忽视。
易梧桐自恃有些识人之能,清楚辨认得出挽明月与自己是一类人,自利如冰,凡事总要为自己考虑。韩临邵兰亭是一类人,不顾一切地像团火,又热,像要烧穿所有壁垒。她最拿这种人没办法。
但她看不透上官阙,这种得到过所有,又几乎全部失去,如今又重获声名的人,向来最难揣度。
不过她也没有必要去摸透他的心思,韩临最不懂他,不还是在他身边呆得最久的一个?
“他不愿意相信。”易梧桐猜他在思量自己的事对暗雨楼的影响,毕竟不光彩。“他总问我能不能继续做朋友。”说到这里,她话里带着轻微的讽笑:“当我傻子一样。我能不知道他什么心思?”
“你们的事上,他舍弃了很多。有一部分,他这辈子再也拿不回来。”上官阙突然抬睫。
易梧桐这才发觉上官阙竟然真的在听她抱怨,想了一想,方道:“就算他没心思,朋友也做不成的。同床共枕这么久,什么事都做过了,保持平常关系?谁受得了。后续想想就麻烦。”
韩临发着低烧,撑在床上问他什么事,上官阙只朝着他笑。
那种雅静的笑,出现在上官阙那张美得甚至有些残酷的脸上,说不上来的怪。上次有灯火,造了一个柔和的假象,如今四下冷冷的,灯都没点,只借着冬夜的月光瞧见那个笑,便现了原形。
韩临大概知道他的笑是什么意思。那艳戏演得一伙人浑身都跟烧着了似的,晚上客宿旅店,不少人搭帮结伙上花楼。隔壁刚回来,方才一阵说笑的不小动静把韩临吵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