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心的女官都放出去,不放心的宫人都调去看屋子做杂事,间或安置一两个咱们的人看着就行了。”
“人员虽然调动,只是放出去了女官,调动调动也是正常,谁要是逮着这个在上皇跟前说来说起,那真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了。以后再找机会慢慢地放出去。”
元宁帝听罢叹了口气,却仍是不愿文皇后受这些委屈。但文皇后一力坚持,终是同意了文皇后的想法。
元宁帝笑道:“你又有什么好主意了?”
文皇后道:“不拘找个什么祈福的由头,把这些挑出来不好的,直接放出去罢了。”
说着,扶了扶头上的簪子,笑道:“其实现今宫中并不缺人服侍。五年前要这么些人,是因着宫里的宫殿都住满了,一个宫配上几个女官十几个宫人,每个主子身边再有服侍的,人就少不了了。”
年家在元宁帝出手插接拆解军中旧的勋贵后势力后,年家掌权人也是识时务,老老实实的让权,生怕是后清算。
而贾家通过太上皇成功的又给元宁帝填了一次堵。
元宁帝听罢也是面有薄怒,当即说道:“季娘,委屈你了。下来这你不用操心,我自会想办法绝了宁寿宫这心思。”
宁贵太妃笑道:“这便是了,只是定要好好挑选。虽然女官入宫时都查过一遍,都是身家清白的好孩子,但难防时事变化。”
“再有也要看个人心愿,正好宫中几年没放人了,有年纪到了愿意归家备嫁的,先记了档,下回中选进了人,就把她们放出去罢。”
文皇后将今日在宁寿宫里请安后发生的事情一字不落的告诉了元宁帝。
今上宫中只有韩昭仪张充容两位高位妃嫔,韩昭仪是皇上做王爷时的侧妃,又育有二皇子,周妃虽是孺人但育有大公主与三皇子,所以都被册为九嫔。
余下只有几位美人才人采女等,都是潜邸侍妾。
所以贾元春的婕妤位也算是今上后宫中第四人的位分了。给贾元春封到婕妤位是为了安上皇的心,但又为了不使贾元春过于突出,所以文皇后又在宫嫔里挑选了两个可靠的晋了位分。
贾家,荣宁二府两边投注,宁府下聘营缮郎之养女秦氏,荣府送选二房嫡长女元春,自以为能左右逢源,实则引火烧身。这些贾母心里都是一清二楚。
贾家却是毫无办法,子孙后辈不争气,只得送女入宫。而女婿林如海也是贾家在朝廷上的重要姻亲。
可近江南传来消息却是姑爷身体愈发虚弱,先前一场大病更是险些去了。待到痊愈后只得慢慢将养着,眼看着也是最近几年的事。
文皇后并非量小善妒之人,长子才俊出众,深的元宁帝爱护,次子虽出生时体弱但也养的康健,她有皇帝的信重深爱,也有强盛的娘家,底气深厚。
况且文皇后处事公允,待下甚厚,宫妃和庶子庶女们也温和慈爱从未有过苛待,原本王府老人对文皇后也是信服。
一月二十一日,宫中女史贾元春册为婕妤,周氏、吴氏和罗氏册为美人,蒋氏、韦氏册为才人。
在元宁帝母亲逝后当时还是才人的宁贵太妃将还是稚童的元宁帝抱到膝下养育长大。
今日文皇后请安过后,宁贵太妃留下皇后说话。
先是文皇后坐下,又屏退自己带来的人,听太后笑道:“你倒是聪明,我说了,你可慢慢地听。”
宫中妃嫔位分自皇后以下,设有贵妃二人,正一品;妃四人,正二品;九贵嫔,正三品;婕妤十二人,正五品;余下美人才人御女选侍宝林六七八品,无定数。
宫规又规定,只有贵嫔以上方可成一宫主位,正殿而居;九嫔与婕妤位可居偏殿,美人以下只可居亭台楼阁或者厢房侧室。
一般选秀入宫的女子,最高不过封为美人,只有身份极高者才会从嫔位或是婕妤位做起,若是宫人得幸,更是只能从选侍宝林开始。
“但是现今太妃们都搬去长宁宫和宁安宫了,现在后宫里面也就韩昭媛的玉堂殿和吴婕妤的毓秀宫住着人,空出来的这些宫殿里面,怎用得上这么多人?”
“一个宫留几个人看屋子便罢了。怎用得上女官?以后要用人,再慢慢地选进来也不迟。”文皇后道。
“去年我提了裁人的事,你也知道没有什么好结果。现是放女官归家成亲,这可是天家的恩德,谁能说咱们不仁厚?”
“贵母妃的意思是多选几个可靠的,一则贾元春就不显了,二则正好大选再推两年。”
“正好也借这次机会,摸摸这些女官的底细,若有不靠谱的,都记在档上,等到再选,都放出去。也好消一消这宫里的乌烟瘴气。”
文皇后凝眉思索一会,笑道:“六郎,我觉得不必等再选。不说再选还得一年半载,夜长梦多,就说那时候出去的进来的一起,岂不也是乱糟糟的?”
那着重被提到的贾女史贾元春出自于荣国公府。老荣国公未仙逝之前一直是废太子义忠亲王的铁杆支持。
四王八公和将一个女儿嫁给原本四皇子做侧妃的年家为首的军中的旧势力在元宁帝未出头时给了他不少为难。
都说天家薄情,皇室中人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记仇。
这些事情与在宫外的容靖旸没有关系,但事实是容靖旸在得到消息后极为惊讶。
原来他来到了红楼梦的世界。那么,他就可以做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
元春入宫后,贾家在宫里没有亲近的人,一般连个消息都递不出来。
贾母心里也明白,元春入宫是太上皇给新帝添堵,可贾家毫无其他办法。
元春入宫,也是不是说明当今圣上愿意给贾家一个新的机会了?贾母心底暗含希冀,元春的位分好似应证了贾母的期盼。
韩昭媛晋贤妃位,张婕妤晋封修媛其余王府老人均各有晋封。旨意晓谕六宫,又传到各位新宫嫔的家中。
贾府众人接了圣旨,贾母和王夫人不禁喜极而泣,又拿厚厚的红封儿谢过传旨的太监,先将圣旨供起,女眷们便相携来到贾母院中。
因着贾府在贾老太公去世后,后辈竟无一个可以挑大梁的人。唯一有官身的贾政却也是一个五品工部员侍郎。贾家这些年来也是在京中地位愈发下降。
文皇后听太后将此事说完,先是眉眼间浮现出一层薄薄的怒气。
只是在宁寿宫跟前,到底按住性子,细细思量得一会,方开口笑道:“果然是喜事。父皇说得对,皇上登基将近两年,宫中是该近些新人,给天家添点喜气。”
“只是国库空虚,就不大选这么大动干戈了。母后放心,儿这就去安排,择些宫中好的女官宫人,充实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