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若非看在花离牧之前用计谋,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塞尔城收回,赶跑第七兵团的手段上,这帮武将只怕早就不听他的了。
也因为,花离牧姓花。
这时候,一名武将忍不住疑惑,问道:“花将军,依末将拙见,此时发兵是最佳时机啊。”
其次说到剑国的那支忠诚力量,根据此次消息,对方能将帝国军击溃,一半原因是帝国精锐军被重新编散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那支铁家军确实有些实力,毕竟每日草原上的操练,大家伙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一支军队虽然严格,可这才操练了多长时间,总有不足的地方。
而最致命的是,这支骑兵,都是新兵,也就是没有真正见过血,上过战场的骑兵,这样一支军队,在战争中所能发挥出来的力量不足为惧。
再说,和徐国比骑兵?这不作死么?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尤其是徐国武将,天生骨子里透着武勇,通常谁要是不服气,或者鄙夷自己,首先上去就是干一场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当然,军事才能也是能力的一种,甚至可以说很重要的一种,他们怎么能服气?
最后说到“无从下手”,笑话,这些武将第一个不服。
况且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叛军树立旗号,割据领土称王,最终不都化作黄土?
一个帝国的诞生或许很容易,但想要长存,何其困难,他们并不认为这个渺小的“剑国”能存在多久,心里对“剑国”的定义,更偏向于有组织的叛贼小团伙。
然后是高层核心人才的欠缺,这一点他们非常不认同,武将出身的人更信奉实力,而不在乎资历,从这次饶城能够吞下第七兵团来看,对方着实了得,怎能说人才欠缺呢?
侯赛里别开头,明白花离牧的意思,并非是真想让他说,而是想让他闭嘴!
花离牧接着道:“此次前往边境,军令是收回塞尔城,眼下我们已是大获全胜,顺利完成命令,何须多生是非?”
扫了扫诸武将的脸色,他在当前看的一页上折了个角,慢慢合上书卷,抬头平视着侯赛里:“侯赛将军,我知道你的想法,包括你们大家的想法,事实上我很了解大家的心情,我花家毕竟不是武勋世家,或许在治国一道,我花家有独到之处,但比起行军打仗,万不如蒙家。各位都是蒙将军一手提携起来的勇将,行军在外,不光要对得起帝国,更要对得起恩师的威名,当然,个人的私心建功立业也是人之常情,我很理解,虽然我生来就没有你们各位的烦恼和斗志,但我是明白的。”
“剑国目前存在诸多弊端,战乱期无法征税,百姓对帝国无归属感,高层核心人才的欠缺,军队管理制度等等,几乎每一个都是致命的。”
花离牧好像是在自言自语,眼神也从那封斥候送来的密报,转移到了最近正在看的一本书籍上:“可是,这样一个外表强大,内里千疮百孔的帝国,却有些无从下手……问题出在哪里?”
听着花离牧的分析,一干武将不以为然。
花离牧面色不改,依旧盯着那本书,若非回答了,别人还以为压根没听见这名武将的话呢,他淡淡道:“侯赛将军,你似乎忘了我们此次出征的目的。”
这名叫做侯赛里的武将一怔,旋即道:“末将不敢忘!”
“哦?那说来听听。”花离牧道。
所以,剑国虽然千疮百孔,却并非是花离牧所说的这些弊端,最大的原因,是兵力衰弱!
拼兵力,以目前塞尔城的兵力,完全可以碾压剑国!
让诸多武将费解的是,花离牧为何迟迟按兵不动?
以他们的看法,当下之际,是趁着剑国内部不稳,自己调集一半兵力,不!这样一支不团结的军队,甚至只需己方一半的兵马,就能拿下!
是的,只要一半就够了!
牧国第七兵团虽然号称精锐军,可是在当下对剑国毫无忠诚可言,在精锐军眼里看来,剑国叛贼和徐国军队恐怕都是相当的敌人,所以真打起来,能指望这些精锐军帮剑国?哼,只怕到时候不窝里反就算好的了。
再到军队管理制度……
这些武将并非没有消息来源,实际上这段时间斥候对黄沙镇的情况摸了个底儿,每份送到花离牧手上的消息,他们都被告知了,剑国能够在段时间内利用诸多手段分化重组这支军队,没有造成大型的反叛哗变,已属高明,可见,对方再军事管理方面,比他们这些人有能耐多了。
按照花离牧所说,对方这样还不行,那岂非说明他们都是酒囊饭袋吗?
这番话说的很委婉,勉强能让武将们舒心些。
其实大家都听出来了,花离牧的潜在意思是:你们这帮家伙贪功,我可没兴趣要功劳,你们求功,我求稳,你们要对蒙家的威名负责,我却不必。
这番分析,可以说每一条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恰当的说法。
无法征税,民众应该高兴才是?
百姓对帝国的归属感,无外乎帝国能否给予他们安稳,从目前战事从未波及到饶城来看,这一点饶城做的很好,百姓应该很感激这个所谓的“剑国”才是,当然,时至今日,这些人心中依旧不认为这个“剑国”是一个帝国。每个新鲜的名词,短时间内很容易让人去接受,尤其还是一个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