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坐在衙门内,面前摆着琳琅满目的文书,一堆繁复的政务问题让他感到头昏脑涨。
尽管他现在是城市的刺史,但这个身份对他来说似乎有些陌生,因为这一切都是洛神大人用法力帮他实现的。
赵晋心中充满了无奈,他并不清楚这些文书中的业务流程,对于如何处理城市的事务感到一头雾水。
赵晋跟随韩忠进入,感受到一阵庄重的氛围。
在衙门内,赵晋被引导到一间宽敞的厅堂。
一摞摞文书散落在案头,表明这是一处处理各类事务的重要场所。
赵晋眉头微蹙,思考片刻后,他想起自己是刺史的身份,对城内事务负有一定的责任。
想来现将手头的东西做好也不会耽搁太多的时间。
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是刺史的责任,那就先去处理这些事务。“
陆风面带微笑,抬手示意官员们安静。
他开始正式开堂,询问老太太:“请您慢慢说,这里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地方。您刚才告诉我您的冤情,现在请您再重复一遍。”
“我打算前往京城,有些事情要向皇帝请示。”,赵晋毫不隐瞒地回答道。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心,因为他深知这是一次关系到他一生幸福的重要决定。
韩忠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仿佛听到了什么惊人的消息。
如果贸然上去恐怕会引起怀疑。
于是赵晋摇了摇头,委婉地拒绝道:“陆大人,这些事务我还不太懂,还是由你来主持吧。我只需在一旁旁听即可。”
陆风心中了然,看着赵晋微笑点头:“好,那就由我来主持。劳烦赵大人旁听,如果有什么错误,希望赵大人及时指出来。”
陆风整装而来,目光扫过在座的官员,最后落在赵晋的身上。
就在此时,赵晋走了进来,他看到陆风后微微一笑。
但随即,赵晋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犹豫。
原来,她的女儿因为一场纠纷被逼得走投无路,最终不堪忍受而寻短见。
老太太表示自己一直在寻求公道,但得到的却是官员的冷漠和对待。
赵晋听完之后,心中充满了痛惜和不安。
周围聚集了一些百姓,纷纷围观,看着这出乎寻常的一幕。
"冤屈啊!冤屈啊!!!",老太太见到赵晋,立刻跪倒在地,大声哭诉着。
赵晋一时无法理解这个老太太究竟遭遇了什么不幸。
不时地,他需要翻阅桌上的法典和规章,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指引。
突然间,一阵激越的击鼓声响起,穿透了衙门的宁静。
赵晋心中一凛,起身迎向衙门口。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开封城的街巷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赵晋心中焦急,一夜未眠的疲惫让他的步履显得有些沉重。
他站在家门前,身着华丽的锦袍,蓦然间决定要前往京城,请求皇帝批准与心爱的小玥婚事。
他虽然不能当面问其他人,但也不能让这些问题悬而不决,毕竟他是刺史,有责任处理好这些事务。
尽管他在努力磨洋工,但事情依旧进展得缓慢而困难。
文书之间的关联、处理事务的具体步骤,让赵晋感到无从下手。
韩忠递过一份文书给陆风,言简意赅地说,"这是关于城内水源的问题,需要你亲自审阅和决策。"
赵晋接过文书,开始仔细阅读。
文中详细描述了城内水源的状况,以及一些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
赵晋心中略感遗憾,但他知道,作为一位官员,有时需要放下个人的私事,为整个城市的利益着想。
两人共同走向开封城的衙门。
衙门的大门敞开,内里热闹非凡,一群群官员正在忙碌地处理各种事务。
他急忙说道:“陆大人,你不能去!开封城内有一些紧急的事务,需要你的处理,不能让你离开。"
"紧急的事务?“,赵晋微微皱眉,一时未能理解这位官员的突然阻拦。
"是的,是的!有一份紧急的文书,需要你亲自处理。不能让你去京城,这关系到开封城的稳定和治安。",韩忠语气急促,似乎在为他所言的理由辩解。
赵晋点了点头。
众官员一阵响应,纷纷起身行礼。
陆风走到坐了下来。官员们自觉坐下,赵晋则在一旁坐下,神情有些担忧。
陆风走上前,微笑着对赵晋说:“赵大人,这桩案子就由你来主持吧。”
赵晋心中一惊,虽然这事合情合理,但对于这个新身份,他实在无从下手。
毕竟之前没做过啊!他连流程都不知道!
他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事务,但他明白,作为刺史,他不能对百姓的冤屈置之不理。
"你放心,我会调查此事,为你伸冤的。",赵晋试图安抚老太太,然后他站起身,询问衙门内的官员有关情况。
衙门内庄严肃穆,大殿上摆设整齐,官员们依次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待审理案件。
他心中犹豫,但看到身为刺史的责任,他只能迈出一步,准备处理这个冤屈。
"请你慢慢说,我会听的。",赵晋语气温和,试图安抚这位被击鼓声所感动的老太太。
老太太颤抖着声音,开始诉说起自己的冤屈。
击鼓声似乎带有一种悲愤的情绪,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走到衙门口,赵晋看到一名老太太手持鼓槌,站在那里激烈地击打着鼓面。
她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冤屈之色。
然而,他还未出门,一位开封城的官员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赵大人,你这是要去哪里?”,官员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紧张,这让赵晋感到有些奇怪。
这名官员名好像是叫韩忠,是开封城内一位负责城务的重要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