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门弟子来了,外门弟子又怎能落后?
这么一来,原本只寥寥几辆去西城的马车,后头竟跟了乌泱泱百来号人。
宝林武馆老馆主久不问世事,这回这般大张旗鼓出门,引得不少人暗地里嘀咕。
早年大顺朝那位宣志爷在位时,就曾御口亲开:凡出身金旗武馆者,可见官不跪。
按那会儿的规矩,便是行人见了这面小旗,也得靠边回避。
这就是四九城三大武馆之一,宝林武馆的排面。
晨曦微露。
数辆马车碾过晨雾,经由明照坊和仁寿坊穿过去,朝西城晃晃悠悠过去。
马车瞧着素净,没什么花哨雕饰,只那车厢是金黄温润的黄花梨木,才透着几分不一般。
好些武馆早早派人来探看,见车队往西城码头去,都犯了迷糊:这最是古板守旧的老馆主,怎么突然想坐蒸汽浮空艇了?
——
才挨近西城,空气里就多了些浑浊气。
这回出行是私事,老馆主带的人不多,
但几个亲传弟子自然是懂事尽心,只要在四九城的,此刻都陪着坐前头那马车里。
亲传弟子来了,内门弟子能不来?
车厢外头挑着面金线小旗,在料峭春风里飘摆。
红缎子底子上,绣着“宝林”两个烫金大字——想当年大顺朝皇旗还飘着的时候,整个四九城,也只有三家武馆够格用这个规制。
东城哨岗多,路边那些揣着火药枪的警员见了这面旗,都恭恭敬敬地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