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正的康庄大道。
他也可以选择用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衣锦还乡,回返茂县大塘乡。
相比之下,后者来回奔波,会显得劳累。
构造地势,建筑房屋宅子,各般事务繁忙,但并不用陈晋来做,他只需提出要求即可,下面做工的,陈寿年都安排好了人手。
石奇峰都当起了“监工”。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陈晋下一步的规划,要怎么走。
就在第六房的属地上,位于东南方位,有山有水,颇为宜人。而且当年陈晋的曾祖,在迁出祖地之前,就是住在这一带,堪称“故地”。
地方有了,接着修建宅子这些。
另外还要给这块地方起个新名字,方便辨识和寻找。
并且有赵县令这个不稳定因素在,回去之后,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
陈寿年出言相劝(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
摆在他面前的有好几条路。
其中最稳妥的,自是继续留在祖地,安然享受本家丰富的各种资源,修行、练剑、读书。
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可以启程北上入京,赴考会试。
陈晋略作思考,便起了“大塘巷”三字。
“巷”是陈氏祖地的常用地名后缀,“大塘”则纪念大塘乡。
再加上这块地方的前头,是真有一口数亩面积的池塘,可谓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