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要瞒住,但别真瞒住了_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_废文网手机站
返回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首页
第9章 要瞒住,但别真瞒住了(1 / 2)
最新网址:m.feiwen5.com

其目的,正是为了削弱她“奉旨代政”的合法性。

凡是江左人家,都听过一个传闻,传说厉家小女天资聪颖,三岁便可倒背古诗,五岁便能通读文集。

这传说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总体大差不差。

厉元淑从小拜当地大儒为师,饱受文墨熏陶,对于文人才子,是发自本能的欣赏。

厉元淑命随身女侍研墨,顺手打开第一本奏折,来自翰林院的魏党言官冯启。

其中内容又泛又空,没什么营养。总结来说,是在拐弯抹角,引经据典地骂她“妖妃摄政”“牝鸡司晨”“国将不国”。

甚至不惜为此作诗一首,力求增加文字的杀伤性。

玉霄宫,养心殿。

厉元淑抬脚跨过门槛,款步走到大殿正中的书案后。

案面宽大,摆着几座“小山”,这一堆堆书山,全部是大楚官员呈上的奏折。

只可惜这些云庐书院出身的腐儒,空有文采,心思不端,只会用文字做刀,找她的不痛快。

而她手下那帮酒囊饭袋,在诗词才学上远逊于魏党。

因此,京城文化圈的话语权被魏党牢牢掌握在手里,“妖妃”这一称呼,便是魏党文人精心营造出的。

倘若能引起妖妃震怒失态,便可使得言官冯启在魏党官员中声名鹊起,名声大噪。

但贵妃娘娘今日心情不错,看这奏折非但不生气,反而饶有兴致地点评起来——即便这诗是在骂她。

“诗还不错,只是过于追求辞藻华丽,稍显匠气。”

自从楚帝隐退,贵妃代政,每日批阅奏折,就成了厉元淑的日常之事。

五年时间,日日如此。

相比高龄隐退的楚帝,足以称得上一句勤勉。

最新网址:m.feiwe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