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让自己,一定要记在心上。
今日(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
也要我们满意。
或者说,
我们的满意,才最重要。
“策论优则为仕,都是为解君忧。既然确有其事,难道要避而不谈?”
古易新打断了下面几人带着一些不明显‘牢骚’的发言,面带深沉。
不过虽然他没直说,但所有的大学士心里都有数。
而说出‘考上亚元全看策论水准’这话也就意味,辞赋成了添头,今年的录取方向出现重大的转折——实用性。
一般在国家情况不太好,内忧外患,情势较为严峻时,浪漫就会变成廉价的替代品。
写写诗就能够喝退百万大军吗?
………
“策儿,你切记一点,策论那一科,你需要揣测的是国子监那七位大人的深意。”
在临考的前一晚,父亲特意向自己强调了这一句话。
策论优则为仕。
但并不意味,下午的那场考试,你写得好就有用。
不仅要皇帝满意。
现在的朝廷,就面临这种情况。
“我本以为陛下会通过北境战事的那个考题。”有人感叹说。
“偏偏是把这个考题搬到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