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还在使用包税制呢,再过上几年,法王甚至用法令让包税人世袭,这一套大元早就玩过了。
而工业时代的英国,还收过烟囱税和窗户税,按照烟囱和窗户的数量征税。
如何收商税,这是摆在内阁面前的一个问题。
比如在《金瓶梅》里,就讲了西门庆在码头设置“行钱关”,对往来的船收取“船料费”。
还有地痞设置“卸货关”,强征搬运费,甚至还有一些卫所会在城市附近设卡收取过路钱。
市税就更是一笔糊涂账了,就比如京师很多商铺会攀上皇商的关系,挂在皇商名下逃税。
可实际上,现在的大明朝,既没有征收商税的能力,也没有征收商税的手段。
大明也不是没有商税。
大明的商税分为市税,也是开店每个月征收的定额税,以及一些过税,也就是运送商品需要缴纳的通过税。
向谁收,怎么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绝对不是苏泽两三句话就能说明白的。
张居正叹息说道:“你既然不知道怎么收,却要在灵济宫大(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
地方上更是一笔烂账。
申时行妻家的织造工坊,苏州府的官员大概也不敢征税。
而这个时期的西方,也没有借鉴的可能。
但是这两种税都是一笔糊涂账。
两种税收无论是征收手段还是征收方式都十分的原始,逃税的手段多。
最黑色幽默的是,地方私设关卡收的税,甚至要比官方收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