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清田_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_废文网手机站
返回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首页
第81章 清田(2 / 2)
最新网址:m.feiwen5.com

而卫所的百户千户也对此睁一只闭一只眼,甚至默许这些卫所兵脱籍。

反正朝廷如果拨下赏钱或者军饷,这些卫所兵不领,就能进入到百户千户的口袋中。

一旦遇到朝廷“清军”,就像这样将士兵再招回军营就是了,再不济从城里抓几个乞丐不良人,(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明初的时候,这项制度自然执行的不错。

可到了隆庆时期,军队卫所的土地早就已经被豪强侵占,仅剩下的土地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卫所兵。

制度都是死的,人还是要活的。

父死子继,就是卫所正卒在老病或者去世后,由其儿子或者近支代替父亲从军,从而保证军队的人数。

当然,很多时候军户后代是不愿意从军的,所以有了“清军”。

所谓“清军”,即由清军御史及清军官定期清理军籍户口,检查落实跟补、勾补事项。

请收藏本站:

朱元璋设计的卫所制度,逐渐变了样子。

首先是赵大柱这样的世袭卫所兵开始自谋出路,跟着卫所吃不上饭,那就只能自己单干。

无论是给人当佃户种田,又或者和赵大柱这样走私,反正活人总不能饿死。

赵大柱的父亲是军籍,他父亲战死后,按理说他应该勾补从军。

不过大同这边的情况又有了变化。

卫所制度的另一项支柱,也就是屯田制度,即由军户在和平时期进行军屯,自己生产粮食满足军队需要。

最新网址:m.feiwe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