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益睁开双眼,看着慌乱的学生,满不在乎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
如今,也有了爵位在身,算起来,也是个爵爷。
当然,因为修仙的缘故,他的爵位,挂在自家子侄身上,自己藏身背后。
“倒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不至于死斗,算了,且斗一场试试吧,万一是个软柿子呢!”
应威,就是当年跟在董仲舒门下的一个小徒。
只不过,应威无心仕途,一心修行,靠着读书明理,开灵筑基,成了儒家大修。
儒门修行,与道佛大不相同,基本上都是入世的修法。
应威的背景,也被李海益算了个干干净净。
“原来,是董先生的门徒啊!”
早年间,董仲舒推动大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市老师,不好了,城里来了个同行,看样子来者不善!”
这一日,李海益正在草蛇居中讲经。
有弟子来报,说是有人在城里散播谣言,说他李海益是十算九不准的知名骗子。
在天人感应出现之前,读书人脑子虽然灵光,但大多数都没有术法神通傍身。
有了天人感应之后,才算有了些保命之法,但限制一般都不少,所以正统儒门修士,自己主动出手的比较少。
应威学了一身天人感应之法,在刘秀消灭更始帝的过程中,出了些力气。
后又开天人感应学说,助力大汉收拢皇权。
儒家中人,有不少投入了董仲舒门下。
董仲舒作为大儒,所学颇杂,千门易学,本身也是其学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