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立刻道:“适才张员外郎只说其一,而未说其二,就是无名学院为何会让学生们上酒楼说书,其原因在于为报答圣恩,故此他们演出皆是义演,所得之利,将会用来帮助(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
“误会?”
李隆基道:“朝廷刚刚才颁布政策,但凡清明之人,定会根据朝廷的政策来写诗作赋,而不会顶风作案,这里面,朕看不到有何误会?”
李峤解释道:“朝廷颁布政策的日期与无名学院义演的日期,中间相差也不过几日,他们还得排练,可见这是早有安排,就不可能是无名先生特地著此书,来与朝廷作对。”
张九龄也愣了下,但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赶忙道:“启禀陛下,最近礼部刚刚颁布文艺方面的政策,希望我大唐文人所作诗赋,崇丽泽,讲实用,重风骨,尚气势,重文采,讲滋味。
然而,此政策刚刚颁布不久,无名学院便以说书的形式,推广无名先生所著的《红楼梦》,引得百姓推崇。
臣也亲自去见识过,故事虽然精彩,但讲的尽是那勾心斗角,儿女情长,乃是靡靡之音,这与朝廷的政策相悖。
李隆基瞧了眼张九龄,可是张九龄却沉默不语。
张嘉贞也看在眼里,一点争锋相对的气氛都没有,他也了解张九龄的为人,心想,看来张九龄上这折子是为了张说,而非是他的本意。
李隆基等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是不是早有安排,姑且不论,到底是朝廷颁布政策在先,红楼梦在后,即便真是早有安排,见到朝廷颁布相关政策,也应该就此作罢,但是无名学院却无视朝廷的政策,说是误会,难以令人信服啊!”
臣以为目前该禁止此书,待陛下文治武功后,再行此书。”
李隆基眉头一皱,愠道:“竟有这等事,那无名学院莫不是诚心要与朝廷作对?”
李峤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这只是一个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