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_穿越之靠山吃山_废文网手机站
返回

穿越之靠山吃山

首页
分卷阅读187(1 / 2)
最新网址:m.feiwen5.com

沈学正知道亲家不能跟着自家女儿女婿到京城,有点担心女儿处理不来后宅各家的人情往来,还有孩子还小, 怕女儿照顾不过来,这儿女都不在身边,两个老家伙也没啥意思,索性老夫妻俩收拾收拾一起到了京城,他就近找了个书院任职,夫人帮着女儿理清一些内宅关系,带带外孙。

为杰的科考之路是一波三折, 上次春闱落榜,成亲后回府城跟岳父继续苦读, 三年后再考,无果。

隔年新皇登基开恩科, 终于金榜题名,中了进士。

新皇翻看名册, 宁县,好眼熟,问了问身边的大臣,竟然是才做出能给果树治病的能人的大哥(嗯, 不要小看朝廷的探查能力), 他爹是做出打谷机的巧匠, 朱笔御批:入户部。

李氏现在看着各家盖的新房子眼热了,对自家老院子就有点嫌弃,可这里自己住习惯了,新的院子又是给大儿子准备的,三个人商量了一番准备翻盖,先住到女儿的作坊里两个月,新房子好了再搬回来住。

宽宽敞敞的院子起来了,这两年李氏也不养猪了,没空弄猪食呀,就养了几只鸡好吃个鸡蛋,还有小黑,西西的小玩伴,再就是那头老骡子了,把牲口棚安排好在后院,前面盖成了个小四合院的样式,人多力量大,房子很快就起来了,通风晾晒后搬进了新家。

东边两间还是老两口的起居室,西边两间给小儿子做新房,中间一间做了堂屋,招待客人的地方,一间做了书房。又给大儿子和女儿安排了两间客房出来,别的房间都拿来当库房和做活的地方了。

这自家家里粮食的晾晒也是个大问题啊,有这么一块平整的地面可是省事多了,不要小看农人举一反三的智慧。

陈家村自是最先享受了这好处,家家户户开始陆陆续续的在出屋门口的院子里铺一块长方形的新地面,方便晾晒粮食,屋里也干净很多。

新盖房子的把屋里也有人尝试着铺上了新的地面,搬新家后亲朋好友进了家门都很是惊喜,虽然地硬了些,可是确实好打扫,再配上清爽的墙面,比原来的黄泥墙黄泥地可是亮堂干净多了,下雨天,屋里也不会潮乎乎的,墙角都能长蘑菇了。

为杰中进士回乡, 整个陈家村的人都惊动了, 宁县的有头有脸的人家也都送来了贺礼, 那可真是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啊!没办法,来的人太多,总不能不招待顿饭吧。

陈老爷子帮着从族里选了两个家里米差些, 兄弟多,能识几个大字的机灵孩子让为杰带在身边帮着跑腿,这自家人才放心不是。

田大壮的儿子也跟着为杰当了小厮, 一起上京了。

房间里全部铺了新的灰水泥地面,院子也铺了一半,空余的地方种些菜和花花草草,

“你看,这地面硬硬的,下雨也不怕弄得鞋子上都是泥了,水沟这样一弄也好下水的很。”一家子看着新房子都满意的很。

章节目录 上京

最最关键是便宜啊,青砖瓦房大部分人家是不敢想的,可这房子想想还是可以有的,谁不想住个干燥整洁的房子啊,衣食住行,吃饱穿暖了,想的就是能住的舒适点,干燥的房子住起来冬天也暖和,人也不容易生病,那些因潮湿的环境而得的疾病是不是子孙后代就不会再得了呢,人们心里都在盘算着。

宁县的石灰价格又面临着一波上涨的行情了,这些年买石灰的人越来越多,山上去烧石灰的劳力又增加了,谁人能想到这几年石灰竟然成了金疙瘩,很多附近的汉子都去挑石灰下山赚点辛苦钱,蜿蜒的山路洒下了这些汉子无数的汗水,那挑石灰下山的山路也被挑着担子的大脚踩得平实多了。

西西是个男孩子,成亲年龄大点也没啥,主要等女孩子满了十六岁,所以两家商定明年成亲。

最新网址:m.feiwe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