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意气风发,言语间对社会人暗藏的忍耐有一丝暗嘲,坚信自己独特的,不会向世俗屈服,应让世界为自己开道。
钟清知道,自己是没机会考研了,错过了秋招,在学姐的内推下,她进了一家公司当实习生。
那个冬天很冷,知道了自己在劳动市场的廉价,实习很忙,七点多下班后就赶往医院照看父亲,父亲一场大病,看见她就落泪,说对不起她。
一开始父亲不知道她放弃了考研,当知道她已在实习挣钱补贴家用时,他恼得不顾在病中便赶她去考研,只要她考上,他想办法借钱也要给她念书。
<h1>chapter1</h1>
很久之前,不,也没有很久,甚至还是高中时,钟清是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的。
她努力念书,高中可谓是刻苦,大学考上本城一所211。
钟清抑住心酸,故作轻松地跟他说,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好,也考不上。现在这份工作是学姐介绍的,特别好的一家公司,毕业了就能转正,就能为家里挣大钱了。
她不愿家里再为她读书掏钱,她不愿他们再为她付出,她更不愿一向傲气的父亲低头问亲戚去借钱。
当找到一个标准去衡量自己时,就会迅速从象牙塔中苏醒,发现自己的脆弱与不堪一击。
本城好大学太多,母校并不突出,她是打算考研的。她是全家的希望,父母都是没有文化的,靠出卖劳力挣钱,自是辛苦。他们相信,只有读书考上好大学,考个研究生,才能在高楼大厦坐办公室,不必下工厂。
他们觉得,读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十二月考研,十一月父亲在工厂晕倒,花了家中大半积蓄救了回来,性命无忧,却是再也没法干重活,家中骤然失去了一个劳动力,本不富裕的家庭,简直是风雨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