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開小音箱,播放她最喜愛的70、80粵語歌,再從冰箱取出昨晚吃剩下的拌麵,有一口沒一口地吃着,也沒打算翻熱。反正一個人,怎麼吃也沒關係,也沒人會關心她吃得好不好,即使生病了也只有自己給自己喂藥。
她偶爾會想,如果她不小心死在這屋裡,也許要在幾個月後、房東因她欠租而上門時,才會被發現。屆時,她一定會感到很抱歉,害房子變成凶宅,但也已經無力挽回了。
這輩子估計要一直這樣過下去,歡,無人同享,悲也無人同愁,她想。想着想着,眼淚就滴到碗裡了。明明放着音樂,卻覺得房子好安靜。
說起觀摩,曹一帆能算是「逼不得已」呢。她可是個曾經紅極一時的網絡寫手,專攻青春純愛小說,當時把很多讀者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可是隨着網文潮流變遷,清水文日漸失寵,現在的讀者更喜歡加入羞羞情節的愛情故事,加上死忠讀者的年齡漸長,曹一帆寫的以十幾歲學生為主角的小說已不及從前受歡迎。
人氣下滑,收入也自然減少,但s市的房租、水、電等只有增無減,還要顧及家鄉的父母,本是全職寫手的曹一帆,近來也不得不去做些兼職幫補一下。另一方面,小說網站的編輯也勸她轉型,轉攻都市愛情甚至成人文學。
以前的曹一帆不太欣賞性愛小說,認為這類作品難登大雅之堂,可當她年紀越大,她就越意識到自己的生理需求,不知從何時開始,她就學會了diy,也懂得看成人小說和影片。她明白成人小說有它的市場和作用,也許能讓讀者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正面面對人類這些與生俱來的欲望。
「聽說太理想的戀愛,總不可接觸。我卻那管千山走遍,亦要設法去捕捉。聽說太理想的一切,都不可接觸。我再置身寂寞路途,在那裡會有幸福…」歌聲迴盪,卻無人迴響。
基於經濟原因,她沒有極力反對編輯的建議,只是要求編輯容許她的小說依然是以愛為先,再以性為副。「沒有愛哪有性」是她的原則,更準確來說是她對愛情的期盼。然而,二十八年來,她從沒談過戀愛,更莫論性了,所以編輯讓她回去多觀摩,或直接找個伴侶,談場成年人的戀愛,興許還能結婚生子呢。
曹一帆不想屈就,不想隨便找個人嫁了,她希望找與自己投契的、找自己欣賞的,可是她肉肉的身材和她的不自信,讓她在成長路上吃了很多苦頭,也讓她明白大部分的男生都不喜歡自己這種類型。她沒有勇氣像普通女生一樣經常去不同的聚會、派對,甚至興趣班,去結識異性,因為她有自知之明。
她是甚麼類型?性格比較悶葫蘆、比一般女生長得壯、全身都圓圓的、打扮也不太張揚。她不算醜,但也沒有美到可以讓人記住,反正就比較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