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少叙,却说当日南唐金陵,颇为繁华富饶,待得宋兵入城,并没有多作
杀戮,是以今日金陵仍如以往一般繁华,商贾在其间来往,更有水路大船停靠,
人流如车水马龙,日夜不息。
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此后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太祖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
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后逢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一举夺得后周政权,改后周为宋,其后攻破南
唐国都金陵,李璟之子李煜率众投降,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投降后,被太祖置于开封,其后三年,多有佳作。
云的行踪此时亦只有我一人知晓,事不宜迟,咱们先准备一下,后日便出发,若
是迟了一步,只怕这消息就要传遍江湖了。」
秦如海闻言大喜,他站起身不停在房中踱步,此时大夫人的丧事早已被他抛
到了脑后。
半晌过后,他一下走到门边,打开房门看了看左右,确定了没人之后方才再
秦如海闻言精神一振,身子亦不由坐直了起来,双目炯炯有神盯着少妇,问
道:「夫人可是有了罗云等人的下落?」
少妇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微微点了点头,道:「罗云自以为藏得神不知鬼
中,说道:「追杀令一事早已传遍了江湖,又能惹出什
么是非来,夫人未免多虑了。」
少妇闻言冷笑一声,斜眼瞥了秦如海一眼,开口道:「老爷未免也太小看妾
,若是将此事传了出去,又要多惹不少是非。」
说着她也拉过一张椅子挨着秦如海坐下,身上一股澹澹的香味直钻秦如海鼻
中,令他心神忍不住微微一荡。
色的花朵点缀在枝叶间,随着微风不断轻轻摇曳。
二人进得书房,少妇随手将门关上,又点上一支香烛,秦如海有些讶异道:
「光天化日,如何要点香烛,把门打开不就行了。」
少妇看了一眼秦如海,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慵懒媚态尽显无遗。
她款款走到秦如海身前,笑道:「老爷,此地阴气太重,不宜多呆,我们还
是前往书房商量一下追杀令的事吧。」
她颇多敬畏,凡事只要她吩咐了,老爷一概不会反对,只是这回乃是大夫人的葬
礼,老爷想必会出声反对吧。
秦如海铁青着脸,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众多下人战战兢兢站在原地,不时
海知道他这夫人的武功其实并不在他之下,更重要的,这女人是司徒空派到他身
边的。
少妇见秦如海依然不出声,遂站起身对着一众正在忙碌的下人说道:「老爷
这首,为南唐后主李煜所作。
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是五代十国中南吴大将徐温养子,遂徐温改名徐知诰
,后掌握南吴朝政,封齐王。
那少妇见他没有做声,又道:「长青帮的司徒帮主如今连下十二道追杀令,
要追杀罗云和杨敛二人,我们秦府既然早已投靠了长青帮,理应遵从命令,打探
罗云与杨敛的下落要紧,至于姐姐的丧事,还是一切从简的好。」
秦如海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静静看着院子里的那口棺材,身上穿着一身白
色孝服,将他的脸色衬托得更加难看,身边那少妇虽然也是一身孝服,但其眉眼
之间却隐隐有些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偏厅前头有个院子,院中此刻正放着一具棺材,棺材乃是以上好的楠木打制
而成,面上涂了一层黑漆,在日光下泛着一阵冷光。
偏厅一侧,秦如海一脸铁青坐在了一张椅子上,身旁则是一个美艳少妇。
大的石狮子坐镇,院墙往两边各延伸约莫百步距离,墙高丈许,其上盖有绿瓦,
大门上一块巨大的匾额上大书一个‘秦’字,铁划银钩,刚劲非凡。
门上各有数十个大铜钉,中间一对铜环闪闪发亮。
好在秦如山性情豪爽,倒也不会故意为难他人,相反还会对一些落魄之人�
以资助,倒也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好名声。
其时正是开春之际,新年方过,金陵城中满是过年的喜庆,处处张灯结彩,
五行令·第五部·第一�
2019年12月3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且说这金陵城中有一武林世家,家主姓秦,名唤如山,擅使一柄厚背砍刀,
独门刀法‘六十四路雁行刀’亦可称为一绝,其在金陵城中势力颇大,不论江湖
豪客,亦或是一些商贾,要想在金陵城中落脚,皆要到其府上拜访。
其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词传至太祖耳中,终于惹动杀心,太祖遂派人毒杀李煜,一代词人就此身殒
命消。
有后人评价「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
,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又有后人评价「后主疏于治国,然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也」。
次紧闭房门,回身走到少妇身旁坐下,双目紧紧盯着她问道:「夫人,此事可还
有其他人知道?」
少妇微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倒了两杯热茶,笑道:「我与这人私交甚好,罗
不觉,却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身边还有帮主的人,如今此人已将藏身之地秘密通
知了我,只待时机一到,咱们便可擒下罗云,独得这份功劳,届时说不定这几块
五行令,便有一块落在了咱们秦府手里。」
身了,若妾身说得只是这事,自然用不着防人偷听。帮主传下十二道追杀令为的
是什么,还不是要那几块五行令,如今这天大的功劳就摆在老爷面前,妾身要为
老爷拿下这头功,自然要防着被其他人偷听了去。」
天祚三年,李昪称帝,国号齐,后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传三世一帝二
主,享国三十九年。
南唐传至李璟,其时后周势大,李璟迫不得已称臣,自称江南国主。
秦如海强自按下心神,扭动了一下身子,努力让自己坐得再舒服一些。
此际虽是新年,但气候仍是十分寒冷,秦如海穿着一身的棉衣,依然感觉有
些寒冷,他将双手笼入袖
少妇微微一笑,将烛火轻轻拨了几下,她的手指在一点火苗中快速移动,来
去之间烛火竟然没有丝毫抖动,单这一手功夫就让秦如海看得眼皮直跳。
她又拉开一张椅子,扶着秦如海坐下,道:「府中下人太多,难免有人多舌
秦如海面无表情抬头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遂起身在少妇的搀扶之下出了
院子。
又走过数道拱门,到了一间大院子里,院里栽种的梅花此时开得正艳,浅黄
偷眼瞟一下秦如海和那少妇。
半晌过后,见秦如海微微点了点头,众多下人心头皆是一声惊叹,齐齐躬身
行了一礼,只留三两人在偏厅内忙碌,剩下的人皆四散往各院去了。
说了,丧事从简,留几个人操办一下,剩下的都忙去吧。」
众多下人看了一眼这位二夫人,自从她前几年嫁进府中后,原先那位和蔼可
亲的大夫人便一病不起,府内之事全由二夫人一人做主,老爷也不知为何一直对
秦如海闻言胡子抖了几下,嘴角肌肉连连抽搐,但他却是不敢出声得罪了这
个少妇。
这个少妇乃是他第二房夫人,虽然她外表柔弱,看着似乎弱不禁风,但秦如
她看了一眼秦如海,略微斟酌了一下,开口说道:「老爷,姐姐已经去了,
老爷还是节哀顺变,先想一想长青帮的事才是。」
秦如海抬头看了少妇一眼,面无表情。
秦如海今年约莫五十出头,共有两房夫人,膝下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幼时便
送往华山学艺,又因华山惨桉一事死在了谢天雄手中,女儿则一直留在了身边,
此刻被婢女带到了另一边的书房中,没有来这偏厅。
此时正值农历新年方过,城中处处喜气洋洋,可唯独这秦府之中,非但没有
半分张灯结彩,反而将一个偏厅布置成了灵堂的模样,府中下人个个一身素服,
面带哀戚,似是在办丧事。
满城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皆是喜气洋洋。
可唯独秦府之中,不见一丝一毫庆贺新年的气氛。
秦府坐落在了金陵城偏西一条大街上,占地约有几十亩,朱漆大门前一对巨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凋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